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的全面推动下,构筑智慧城市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新目标。常言道“时势造英雄”,然而面对智慧城市这一复杂的巨系统,单靠孤胆英雄是远远不够的,其需要各行各业的参与者基于共同的目标,秉持开放的态度,优势互补,创造出新的生态合力。
在政企市场已经积累了丰富合作经验的华为,就于近日宣布推出“一云二网三平台”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整体架构,同时发布了华为智慧城市生态圈行动计划。智慧城市所呼唤的“生态合力”开始落地,首批加入生态圈的20余家合作企业都非常看好华为智慧城市生态圈的前景,对共同打造完整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跃跃欲试。对此,华为企业BG中国区总裁蔡英华表示,华为一直旗帜鲜明地聚焦在ICT基础设施上,并希望通过此举将自身优势开放出来,与众合作伙伴形成能力互补,为客户提供以业务为驱动的最优解决方案。
华为企业BG中国区总裁蔡英华
如今,智慧城市已经成为华为未来战略发展的一大重点,谈到其发展前景时,华为企业BG中国区副总裁杨萍表示,到2018年,智慧城市市场的IT投资将达到4200亿元,整个市场空间非常大。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以业务和问题为导向的,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型信息技术,将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得到集中应用,华为有能力也有信心,在ICT基础设施方面为合作伙伴、为客户贡献更大的价值。
一云二网三平台:构筑智慧城市的“好架构”
回顾我国信息系统的建设历程,不难发现一个“纵强横弱”的事实:以往多按照垂直业务思路搭建的信息系统,以及成千上万种采用不同软硬件平台、不同数据库、不同中间件建设和运营的行业应用。它们彼此间犹如一个个庞大的信息孤岛,难以横向兼容和共用,这已成为客户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最大的技术痛点。
与此同时,智慧城市的建设离不开诸多业务应用开发商的支持,但对于大多数中小型应用开发企业而言,把太多精力耗费在关注底层硬件如何匹配、平台如何选择等事情上,实在是划不来。如果能有一个好的平台来支持业务的快速开发和集成,帮助其更快响应市场需求,孵化创新方案,提供展示营销甚至增值的渠道,那是再好不过。
而这一切正是华为倡导用“新ICT”理念驱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初衷。蔡英华指出,“新ICT”是华为赖以塑造智慧城市和生态圈战略的基础,它包含三个内涵:首先是以业务为驱动,即新型智慧城市的创新不仅来源于实验室,更来源于客户的需求;第二是生态圈,华为的定位非常明确,就是基于ICT的基础设施来开放平台,聚合合作伙伴,特别欢迎有能力的合作伙伴基于华为的ICT基础设施平台进行二次开发和创新;第三是敏捷创新,互联网时代的所有应用和业务,都要基于敏捷式的迭代、开发,从而快速推向市场。
在“新ICT”理念的驱动下,华为将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整体架构定义为:一云二网三平台。华为企业BG中国区副总裁刘超对架构中各项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一云,指云数据中心。基于开放架构,为城市建设融合、开放、安全的云数据中心,整合、共享和利用各类城市信息资源,提升政府服务与决策效率和合理性。
二网,指城市通信网和城市物联网。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有线+无线宽带网络,为城市构建无处不在的宽带;在物联网领域,华为提供业界最轻量级物联网通信操作系统LiteOS,多种类型的接入网关,是NB-IoT标准的主要贡献者,并提供物联网平台,为城市各行业应用提供物联网数据服务。
三平台,指ICT能力开放平台、大数据服务支撑平台、业务应用使能平台。通过ICT能力开放平台,将ICT能力进行封装、打包提供给业务应用开发者,让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易于被集成、被合作伙伴使用,共同为客户提供智慧城市整体解决方案。同时,华为还借助大数据服务支撑平台、业务应用使能平台,为城市智慧应用提供资源获取自动化、软件开发自动化、运维管理自动化的服务。
而出色的安全性也是该架构的优越之处。刘超指出,华为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端到端信息安全解决方案,包括:供应链、生产、销售、安装全流程的安全能力; 完全遵循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标准和政务云安全服务标准的智慧城市总体安全体系; 基于芯片和操作系统源代码的自主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