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IoT边缘服务器市场规模呈现飞速增长的态势。据市场调研公司预测,到2023年,全球边缘计算市场将从2018年的106亿美元增加到21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4.2%。然而,边缘服务器市场依然存在来自部署环境、IT资源、安全性、耐用性等多方面的挑战,影响用户的使用效果和体验。
阿里云Link IoT Edge打造云边端三位一体计算体系
当计算被推进到网络边缘,更加靠近数据源头,终端设备可以在接近本地一侧获得分析响应,以缓解从端到云的数据量传输负担,与之相应的存储和带宽成本也会减少。不过边缘场景的复杂性却成了应用部署的拦路虎,例如在设置安装、安全性、耐用性等方面的挑战,像大体积的标准服务器耗电量高,配置复杂,并且只能有线连接,传统网关也缺少冗余能力和管理功能,而将传统的基础设施部署和管理扩展到小型和远程站点的成本十分昂贵。
物联网边缘计算,又名Link IoT Edge,是阿里云能力在边缘端的拓展。它继承了阿里云安全、存储、计算、人工智能的能力,可部署于不同量级的智能设备和计算节点中,通过定义物模型连接不同协议、不同数据格式的设备,提供安全可靠、低延时、低成本、易扩展、弱依赖的本地计算服务。
物联网边缘计算是一款云边一体的PaaS层软件产品,将云端的能力下沉到边缘侧,南向提供通信协议框架为软硬件开发者提供便捷的通信协议开发能力,北向通过Open API为SaaS开发者提供快速构建云端应用的能力。对于运维,云端提供一体化的运维工具,可以在云端集中运维,降低运维成本,提升运维效率。
阿里云Link IoT Edge是阿里云在物联网边缘计算领域的核心软件产品,可以解决现场设备灵活接入,设备数据本地处理,业务应用本地实时运行。同时,物联网边缘计算可以结合阿里云的大数据、AI学习、语音、视频等能力,打造出云边端三位一体的计算体系。
据了解,物联网边缘计算产品特点体现在四个方面:实时响应,可在本地操作设备生成的数据,能够快速响应本地事件;脱机运行,可在断网或者弱网环境下持续运行,等网络恢复后可将最新数据同步至云;快速编程,可通过场景规则、函数计算、流数据分析快速开发应用并将其无缝部署到边缘节点中;降低成本,可在本地对设备数据进行聚合清洗、分级处理,将处理后的数据再传递至云进行存储及分析。
具体来说,阿里云Link IoT Edge能够支持:
设备广泛接入,可通过函数计算或者驱动编程方式将设备快速接入至边缘计算节点,支持C、Python和Node.js开发。设备离线自动缓存,上线自动同步缓存数据到云端;
远程监控运维,云端可视化的查看本地物理设备和计算资源运行情况,支持配置告警规则,支持远程访问设备控制台和文件系统进行运维;
云边一体计算,云端配置和管理计算规则和本地业务应用,通过部署功能同步到边缘网关并自动运行;
边缘网关集群,支持多网关协同接入设备,支持分布式计算,通过灵活配置计算的优先级,可以分布式接入设备数据的同时集中式计算;
边缘热主备,通过本地双机热备份方式防止单点故障导致业务应用,主备切换逻辑可配置,切换事件云端记录
边缘智能,通过边缘AI框架支撑本地AI,提供容器化的管理能力,灵活配置容器与外设的映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