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

    工业物联网开始 引领制造业

         [ 中关村在线 转载 ] 暂无评论

      “工业互联网”、“工业4.0”、“中国制造2025”已成为热词,日渐深刻地影响到我国传统的工业生产领域,而消费者对于高端制造产品的需求日益激增,也刺激着我国制造业开始谋求新的发展,步入智能制造转型之路。

      随着“互联网+”、工业4.0等概念的提出,互联网似乎已成为众多制造企业转型升级路途中的“救命稻草”。当下,众多制造类企业热衷给自己贴上此类热词标签,此概念更是一度成为资本市场追逐的宠儿。对于制造商来说,他们所追求的目标很简单,无非是降低成本、提升质量、提高可用率和提升产出量,因此必须淘汰、更新老旧生产设备和传统技术。而对于消费者来说,也无非是追求高的性价比。

    工业物联网开始 引领制造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发展迅速,逐步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国。基于此,众多制造企业开始将目光聚焦在工业自动化上以解决生产力难题,然而当设备与人工的生产效率被挤压至极致仍无法产生更多利润时,制造业信息化优势立现。然而,我国制造业目前也面临着突出问题和挑战,长期以来,劳动力低成本一直被认为是中国制造业崛起的重要比较优势,但是,伴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步入后期、人口红利逐步消失以及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低成本优势正在逐步消失。

      制造业管理阶层正迎向工业物联网和工业4.0,一来让工厂兼具连网功能、实时性、数字整合和预防性,二来采用可快速部署、快速实现价值、持续进化的物联网技术,还要透过网络、移动装置和增强现实(AR)来提供现代体验。“伴随工业化的进程,国家将面临中等收入的陷阱,要跨过这个陷阱,制造业要发挥重要的作用。从国际案例来看,没有跨过去的,大多数都是制造业不强的国家。”同济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志华近日在一个有关中国制造2025的高峰论坛上说。

      制造业转型主要分成3个阶段

      “了解”,亦即实时掌握既有的资料,包括实时连接各种资产、传感器、商业系统和外部数据源。

      “进步”,一旦取得实时数据,制造商要针对机器健康状况和品管流程进行预测分析。此外,善用3D和AR技术来引导工人、以数字的方式设计制造流程和品管计划、持续改善制造应用。

      “超越”,试图把上述能力延伸到企业管理层次,包括掌握供货商的生产效能和质量、同步各种资源来确保生产完美无瑕、利用关键绩效指标(KPI)和效能基准来找出最佳作法、部署物理数字的闭回路流程来刺激进步。

      目前中国的制造业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一,制造业占GDP比重接近35%,但中国的制造业总体上大而不强,结构性矛盾突出,自主创新能力弱的问题仍然没有根本改观。在借鉴“工业4.0”推进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还面临很多本土化的问题,现在各方面都还处于初步的探索阶段,尚未在探索中寻找到最佳实践,不能盲目推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文章推荐

    互动沙龙

    相关内容 网友评论 返回首页
    专家咨询